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新生儿联合免疫效果观察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刊名
- 中国妇幼保健
- 年份
- 2011
- 卷号
- 第3期
- 页码
- 369-371
- ISSN
- 1001-4411
- 分类号
- R512.62;R714.2
- 摘要
-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新生儿主被动联合免疫的免疫成功率和失败率,评价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效果。方法:选取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分娩的宫内感染新生儿54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分娩的非宫内感染新生儿134例和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64例,观察各组的免疫成功率和免疫失败率。结果: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分娩的非宫内感染的婴幼儿,免疫成功率为77.05%,免疫失败率为22.95%;正常孕妇分娩的婴幼儿,免疫成功率为88.67%,免疫失败率为11.33%;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分娩的婴幼儿,免疫成功率为59.18%,免疫失败率为40.82%。结论:主被动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新生儿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但仍存在较高的失败率。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21
-
被引次数
-
收录
核
统计源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于爱莲;王芳;乔云波;张玉德;张海涛 .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失败婴幼儿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9 . 第4卷 第9期 . 641-644 .
- [2] 王芳;张海涛;乔云波;于广福;李晓霞;于爱莲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 . 第5卷 第11期 . 813-814,833 .
- [3] 王芳;于爱莲;乔云波;谢绘玲;于广福;庄东明 . 细胞免疫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 第1期 . 1-3 .
- [4] 于爱莲;张忠;王玉;乔云波;刘丹茹;邓文 . HBV官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机理的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 . 第1卷 第3期 . 171-173 .
- [5] 乔云波;于爱莲;邹威中;程凤凤;刘丹茹 . 胎盘HBV感染病理形态学研究[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 . 第28卷 第4期 . 28-29 .
- [6] 王芳;于爱莲;乔云波 . 细胞免疫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 第31卷 第1期 . 1-3 .
- [7] 于爱莲;张忠;王玉;乔云波;刘丹茹;邓文 . HBV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机理的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 . 第3期 . 171-173 .
- [8] 乔云波;于爱莲;邹威中;程凤凤;孙晓荣;刘丹茹 . 胎盘HBV-DNA定量检测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5 . 第26卷 第6期 . 539-541 .
- [9] 于爱莲;乔云波;张丰雪;赵英会;李栋;韩子强 . HBV-DNA的含量与宫内感染的关联性[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 第26卷 第24期 . 2267-2270 .
- [10] 朱香丽;刘峥;吴忠强;李栋;江爱萍;于桂霞 . 不同治疗方案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 第19卷 第6期 . 672-676 .
- [11] 纪龙;刘连波;刘一志;孙强;吴雪嵩;李栋 . microRNA-155、microRNA-222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室间隔缺损中的作用[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 . 第31卷 第13期 . 1027-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