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AKT2、VGEF-C表达及对微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 作者单位
- 临清市人民医院 泰山医学院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临清 (252600)
- 刊名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年份
- 2010
- 卷号
- 第3期
- ISSN
- 1673-8799
- 关键词
- 甲状腺肿瘤 AKT2、VGEF-C 血管形成
- 分类号
- R73
- 摘要
-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2(AKT2)、VGEF-C表达及对微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AKT2、VGEF-C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AKT2和VGE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64/85)和74.1%(63/85).AKT2、VGEF-C的表达、MVD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 AKT2、VGEF-C与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AKT2、VGE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18
-
被引次数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熊攀;周莉;董爱芝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 中国药房 2009 . 第14期 . 1092-1094 .
- [2] 董爱芝;常以芳;殷彩玲;孙洪敏 . 法舒地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10 . 第18期 .
- [3] 任立军;杨延芳;张成雷;郭峰;孙清慧 . 甲状旁腺显露及其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0 . 第2期 .
- [4] 熊攀;周莉;董爱芝 . 吡格列酮对无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及脑钠肽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 2009 . 第10期 . 1703-1704 .
- [5] 史秀清;于风菊;金耀华 . 探讨F1式交接流程在手术患者交接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 第9期 . 251-253 .
- [6] 曹子洋;吕培瑾;郭雷;高伟;董清 . 连续扫查法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超声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 . 第8期 . 53-54 .
- [7] 荆凤英;魏素珍;荆家齐 . 腋气囊在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 . 第26卷 第4期 . 899-900 .
- [8] 肖景刚;马娜娜;常方圆;郝恩刚;刘跃森 . 数字化温控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 第26卷 第21期 .
- [9] 都芳涛;马洪光;尚博;张劼;张骞 . 川芎嗪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 第5期 .
- [10] 王艳军;杨立迎 . 1例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多处转移化学感受器瘤的治疗[J] 山东医药 2023 . 第63卷 第3期 . 84-87 .
- [11] 李金秀;夏天;秦卫华;李亚霖;侯广臣 . 室内一氧化碳浓度与慢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 第16期 . 2326-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