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高级检索 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学术ID
活血化瘀法抗肿瘤血瘀证研究进展
作者
刘国 刘真云 赵现荣 王彦辉 张荣
作者单位
山东 泰安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271000
刊名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年份
2004
卷号
第4卷
期号
第12期
页码
936
ISSN
1530-566X
关键词
抗肿瘤 血瘀证 活血化瘀法 肝气 历代医家 噎膈 脏腑功能失调 脾气 积累 强调
分类号
R273
摘要
中医肿瘤发病学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历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血瘀与肿瘤关系密切.早在就论及积、伏梁、石瘕与血瘀证的关系,认为'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噎膈乃'暴忧之病'.朱丹溪认为乳癌是'忧患郁闷,晰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内伤七情,可导致气血功能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致癌因素通过'内虚'导致内外合邪,气滞血瘀,痰凝毒结,形成癌瘤.王清任也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唐容川指出:'寮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瘕.'其中血瘀又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机理,贯穿于病程的整个阶段.气血以循环不息为常,'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病可伤血,血病能损气,气滞则血瘀,虚则气少,气塞不通,血壅不流,血瘀日久则积而成块,故肿瘤与血瘀的关系极为密切.
学科
【教育部学科】医学
文献类型
期刊
浏览量
32
列表公用js 卡片页统计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卡片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