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与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脑微循环作用的影响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泰安271000
- 刊名
-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 年份
- 2019
- 卷号
- 第10期
- ISSN
- 2095-8242
- 分类号
- R743.3
- 摘要
- 目的 测定接受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的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微血管的密度,比较二者对大鼠脑组织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将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丁苯酞组及依达拉奉组。腹腔注射治疗10天,分别用免疫组化和Weidne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D31蛋白表达和微血管计数统计分析。结果 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苯酞组与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苯酞、依达拉奉能促进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微血管新生且丁苯酞作用更显著。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50
-
被引次数
看了本文的还看了
- [1] 高德英;李亚琼;李传伟;柳雅玲 . 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 第4卷 第17期 . 3242,3244 .
- [2] 蔡卫华 . 对进行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 第15卷 第11期 . 144-146 .
- [3] 焦延超;刘化侠;石红伟;万学英;韩倩倩 . 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 第5期 . 473-475 .
- [4] 周波;刘卫 . 泮托拉唑钠与8种常用抗生素配伍稳定性的研究[J] 实用医药杂志 2017 . 第34卷 第3期 . 246-247 .
- [5] 张敬军;张丛;徐雯 . 老年人用多功能拐杖 [P]. CN205866219U . 2017.01.11 .
- [6] 韩馨;张悦;张修丽;卢光东 . 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 华夏教师 2013 . 第7期 . 87-88 .
- [7] 王兴通;董军;王冬梅 . 用于四肢的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装置 [P]. CN204562828U . 2015.08.19 .
- [8] 张春菊;顿爱社 . 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解剖学研究 2015 . 第37卷 第4期 . 302-304 .
- [9] 高红莉;曲晓兰;刘昭纯 . 马黛茶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 第8期 . 1856-1858 .
- [10] 李湘奇 . 生存素和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在乳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 第16卷 第11期 . 2014-2017 .
- [11] 宋颜云 . 医学高校计算机基础微课程改革探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 . 第12期 . 107-108 .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李汶霞;李志刚;夏作理;朱良珍;曹振磊 . 老年性脑卒中患者伴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2 . 第23卷 第4期 . 373-375 .
- [2] 张敬军;陈青;李汶霞;牛敬忠 . 丙戊酸钠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症的疗效及脑电图变化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1 . 第22卷 第3期 . 206-207 .
- [3] 闫呈新;张颜波;朱建忠 .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的MRI诊断及临床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 第7期 . 995-998 .
- [4] 赵敬富;张敬军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脑血管病的机制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3 . 第4期 . 262-263 .
- [5] 程卫平;王海涛 . 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前后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 . 第29卷 第1期 . 22-23 .
- [6] 张颜波;吕国蔚 . PKC抑制剂灯盏花素乙对内脏炎症痛大鼠脊髓NO/cGMP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 第23卷 第12期 . 1601-1604 .
- [7] 王广生;贾丽丽;靳晓华;孙保亮;王轩 . 不同剂量晴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09 . 第1卷 第6期 . 176 .
- [8] 张敬军;邱玉芳;张鲁泉;夏作理;刘焯霖 . L-NAME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微循环 2003 . 第4期 . 232-233,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