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致肿胀的研究进展
- 作者单位
- 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 刊名
- 护士进修杂志
- 年份
- 2008
- 卷号
- 第23卷
- 期号
- 第13期
- 页码
- 1209-1211
- ISSN
- 1002-6975
- 分类号
- R472.9
- 摘要
-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据研究报道,有近8%的输液病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静脉炎,轻者造成病人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皮下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1]。近年来,为防治静脉输液渗出造成机体损伤,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采取外敷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药物外敷治疗输液渗出的进展综述如下。1外渗因素1.1药物因素药物渗透压、浓度、药物的配伍及其输入液体的酸碱度等。1.2患者因素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血管短且不直、皮肤薄等原因,给穿刺增加了难度;输液过程中,小儿好动使针尖容易滑出血管外,导致输液外渗。老年人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发生液体外渗;此外,由于老年人的机体逐渐衰老,滴速需减慢,往往由于时间较长而发生外渗[2]。1.3疾病因素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此外,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瘀血,血液回流受阻,都容易发生外渗。1.4...更多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41
-
被引次数
超星被引:15;
-
收录
核
统计源
看了本文的还看了
- [1] 王伟伟;张钦凤;肖丽霞;宋文刚;范华 . COX-2765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食管鳞癌发病中的交互作用[J] 中国肿瘤 2017 . 第26卷 第5期 . 351-354 .
- [2] 谢地;陈卉芳;亓建洪;阴其谱;葛孚章;张延明;董军 . 台湾辅仁大学PBL课程设计及其对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启示[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 第30卷 第5期 . 494-496 .
- [3] 史蕊;孙佩;王璐璐;丁琳;夏金;王燕;逄曙光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维生素D、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 第4期 . 64-67 .
- [4] 袁丽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心理医生 2017 . 第23卷 第16期 . 305-306 .
- [5] 孟宪月;李雪莉 . 帕金森病诊疗策略-从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 . 第24卷 第1期 . 78-79 .
- [6] 姚树桐;桑慧;商战平;王家富;于凤秀;司艳红;金正贤 . 蜂胶水提液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10 . 第21卷 第3期 . 602-603 .
- [7] 徐爱丽;姜明春;陈筱涵;陈文芳 . 淫羊藿苷减轻MPP~+对MES23.5细胞的神经毒性损伤[J] 生理学报 2016 . 第68卷 第5期 . 585-591 .
- [8] 王璐璐;逄曙光;田玉玲;于丽;史蕊;丁琳;王燕 . 非肥胖糖尿病鼠的致糖尿病T细胞与年龄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 第24期 . 6989-6992 .
- [9] 邓欣鑫;张瑶瑶;虞丽娜;朱霞琳;薛晓婷;赵莹 . HPLC 法测定通脉止渴胶囊中葛根素含量[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 . 第38卷 第5期 . 537-539 .
- [10] 赵强;李正美 . 股动脉穿刺后压迫用具 [P]. CN205514757U . 2016.08.31 .
- [11] 谭海花;刘慧玲;刘佳丽;申玉珍 . 1例“微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护理体会[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 第37卷 第11期 . 1292-1294 .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焦方惠;郭永新;焦青 . 基于近似熵的不同状态心电信号的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2 . 第1期 . 19-21 .
- [2] 王瑛;刘洪庆;张彬彬 . 纳洛酮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 2001 . 第10卷 第11期 . 78-79 .
- [3] 江维岩;陈振华 .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66例临床分析[J] 临床荟萃杂志 1995 . 第10卷 第14期 . 636-637 .
- [4] 张颖;王德才;张立木;李同德;王志昌 . 泰山沙参中香豆素提取工艺的研究及含量测定[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 . 第15卷 第6期 . 438-439 .
- [5] 张颖;张立木;齐永秀;郝吉福;李福荣;高允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翻白草中熊果酸含量[J] 中国药业 2006 . 第15卷 第16期 . 20-21 .
- [6] 韩明娥;王立兰;于萍;吴翠香 .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J] 社区医学杂志 2003 . 第1卷 第6期 . 8-9 .
- [7] 蔡兆华;李振斌;李焕奎;曲钧庆;刘善会;聂恒环 . 腹部刀口全层性一次粘合初步试验[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8 . 第2期 . 149-152 .
- [8] 孙思琴;许鸽;董泗利;韩斌 . 通过WWW检索PubMed的探讨[J] 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 2000 . 第9卷 第4期 . 60-61 .
- [9] 张颖;张立木;冀海伟 . 翻白草中原儿茶酸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哈尔滨) 2007 . 第14卷 第4期 . 269-270 .
- [10] 孙丽;李国燕 . 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 中华医药杂志 2003 . 第3卷 第3期 . 275 .
- [11] 陈纪宝;国华;盈梅;奚春阳;闫景龙 . 3种植骨融合方法对邻近节段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 第6期 . 898-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