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mRNA的表达及意义
- 获取途径
- 作者
-
陈成武
张修振
刘吉勇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附属莱钢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
- 刊名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 年份
- 2012
- 卷号
- 第3期
- 页码
- 209-213
- ISSN
- 2095-2015
- 关键词
-
结直肠肿瘤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分类号
- R735.3
- 摘要
-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分别检测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含铂化疗方案化疗前后及94名健康对照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结直肠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ERCC1阴性患者与ERCC1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化疗有效与化疗无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mRNA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1)结直肠癌组患者化疗前ERCC1 mRNA表达水平为53.96±27.64,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89±26.4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P<0.05)。(2)ERCC1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为57.9%(22/38),高于ERCC1阳性患者的28.3%(17/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35);(3)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别...更多
-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分别检测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含铂化疗方案化疗前后及94名健康对照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结直肠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ERCC1阴性患者与ERCC1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化疗有效与化疗无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mRNA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1)结直肠癌组患者化疗前ERCC1 mRNA表达水平为53.96±27.64,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89±26.4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P<0.05)。(2)ERCC1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为57.9%(22/38),高于ERCC1阳性患者的28.3%(17/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35);(3)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4.81±26.71、49.45±23.67,化疗后高于化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P<0.05)。化疗有效患者与化疗无效患者化疗前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4.01±27.54、35.16±2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分别为40.04±25.93、56.57±2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5,P<0.05);化疗无效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4,P<0.05),化疗有效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指标。收起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17
列表公用js
卡片页统计
发文期刊《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mRNA的表达及意义》历年引证文献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