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ptin及其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山东泰安 (271000)
- 刊名
- 泰山医学院学报
- 年份
- 2008
- 卷号
- 第29卷
- 期号
- 第1期
- 页码
- 74-77
- ISSN
- 1004-7115
- 分类号
- R730.2
- 摘要
- 一般认为,人类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造成的。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受阻可能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胞凋亡是机体清除多余、变异或恶变细胞的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因此,深入研究细胞凋亡机制对于寻找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建立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将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新途径。Apoptin是一种来源于鸡贫血病毒的小蛋白,能诱导雏鸡造血母细胞和T淋巴细胞前体细胞凋亡,导致感染该病毒的雏鸡出现严重的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1-2]。进一步研究表明,Apoptin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凋亡,而并不伤害人和鼠的正常二倍体细胞,且无毒副作用[3]。这一作用的发现将对建立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 Apoptin的来源1.1关于鸡贫血病毒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 ia virus,CAV)是由Yuasa N等[4]于1974年在日本调查Marek流行病时首次分离得到的。它是一种环状单链(负链)DNA病毒,为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20 nm,属于圆环病毒科。Noteborn[2]等于1911年首先分析了CAV的全部基因组。...更多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44
-
被引次数
超星被引:2;
相关文献
- [1] 王旭亮;王德兴;倪杰;桑慧;司艳红;商战平 . 洛伐他汀对RAW264.7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 第8期 .
- [2] 王维媛 . 二氯乙酸和硼替佐米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的联合作用 [D]. 泰山医学院 . 2016 .
- [3] 武菲;白波;张秋玲 . 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致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 . 第1期 . 19-22 .
- [4] 张敬军;陈青;杨明峰 . 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 第34卷 第3期 . 161-163 .
- [5] 李宝华;李冬;江新泉;孙林英;马玉红 . 袋血辐照对红细胞活性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7 . 第28卷 第9期 . 683-685 .
- [6] 周亚东;夏作理;杨琳;周明顺;牛立健 . 白花丹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 . 第10期 . 764 .
- [7] 秦丽晨;谢安木 . 帕金森病模型黑质Caspase 3的表达[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 . 第29卷 第3期 . 169-171 .
- [8] 韩明;孙宪昌;程秀臻;刘儒林 . 川芎嗪对顺铂诱导豚鼠耳蜗细胞凋亡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 . 第8卷 第12期 . 2457-2458,2627,2459 .
- [9] 孙臻 . 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miRNA表达谱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D]. 泰山医学院 . 2014 .
- [10] 薛秀娟;许翠萍;杨雪莹;刘凯;张洁;褚梁梁;刘庆芝 . 癌因性疲乏测评工具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 第9期 . 859-861 .
- [11] 桑桑;吕方启 . 普萘洛尔治疗肿瘤可行性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 第35卷 第6期 . 573-576 .
相同作者文献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王亚力;李湘奇;党相国 . 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转移相关性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3 . 第8期 . 600-603 .
- [2] 杨柳;李楠 . 罕见食管癌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 . 第29卷 第4期 . 286-287 .
- [3] 杨爱芳;王红;李萌;张燕国;杨默 . 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临床护理职业态度调查分析及对策[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 第6期 . 31-32 .
- [4] 张勇 . 罕见巨大肝圆韧带血管外皮瘤1例[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 . 第29卷 第5期 . 367 .
- [5] 魏立伟;王庆宝;韩国新 . 糖尿病患者手术创伤后的代谢反应[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6 . 第27卷 第6期 . 601-604 .
- [6] 高德宗;王庆宝;韩国新 . 大肠癌中Fas、FasL、FAP-1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癌症杂志 2004 . 第14卷 第2期 . 26-29 .
- [7] 金培勇;王亚力;韩国新;刘振中;王庆宝 . 直肠下段癌根治术后-侧臀大肌代肛管括约肌的治疗体会[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2 . 第23卷 第2期 . 163 .
- [8] 周白云;刘春蕾 . 抗氧化剂对博莱霉素拮抗作用的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6 . 第27卷 第1期 . 17-19 .
- [9] 周白云;刘春蕾 . 离子络合剂及常见阳离子对博莱霉素作用淋巴细胞SCE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6 . 第27卷 第2期 . 104-106 .
- [10] 刘玉河;王鹏;李庆勇;刘建刚 . 肝尾状叶损伤外科诊治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06 . 第4卷 第19期 . 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