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高级检索 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学术ID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作者
姜荣燕 陈述英
作者单位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 山东省泰安市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 山东省泰安市
刊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08
卷号
第21卷
期号
第6期
页码
654-656
ISSN
1001-7585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儿童
分类号
R725.7
摘要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胃肠外疾病与Hp感染也有明显关系。而儿童是Hp感染的早期阶段,50%的成人Hp相关疾病是在儿童期感染了Hp造成的。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概述Hp是1983年Marshell及Warren从胃炎病人的胃活体标本中发现并培养成功的,它是一种定植于胃粘膜表面和粘液层之间的微需氧菌,在光镜下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常表现为S形或弧形,电镜下,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圆钝、菌体为螺旋形弯曲的细菌。流行病学方面,发展中国家的Hp感染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Hp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期。我国上海地区7~14岁无症状儿童Hp感染的调查结果显示,7岁儿童的Hp感染率为30·91%,随年龄增加,Hp感染率逐渐上升,平均年递增3.30%,12岁时达47.30%,说明Hp感染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经济水平较低家庭中儿童的Hp感染率高,Hp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1]。Hp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一些...更多
学科
【教育部学科】医学
文献类型
期刊
浏览量
23
列表公用js 卡片页统计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卡片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