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37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泰安,271000
- 刊名
- 社区医学杂志
- 年份
- 2005
- 卷号
- 第3卷
- 期号
- 第8期
- 页码
- 61-62
- ISSN
- 1672-4208
- 分类号
- R473.74
- 摘要
-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铜蓝蛋白合成障碍,胆道排泄减少,致使体内铜蓝蛋白缺乏,不能携带血中铜,使铜不能正常排泄,铜离子只能与白蛋白等疏松结合,并弥散沉积到全身各内脏尤其是肝脏和脑组织及角膜内,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早期确诊、用药物控制及加强护理与愈后密切相关.现将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我科诊治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确诊的肝豆状核变性37例总结报告如下.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