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识别所诱发的免疫应答——自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反应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 山东医学院
- 刊名
- 泰山医学院学报
- 年份
- 1985
- 卷号
- 第1期
- 页码
- 28-35
- ISSN
- 1004-7115
- 分类号
- S53;R73
- 摘要
- 当前,免疫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是对异已的认识,而是对自己的认识。随之,人们对于免疫的基本概念,也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免疫学是在抗传染病的实践斗争中产生的,它所关心的是抗传染保护作用,因此,防御的观点,一开始就在免疫学中占据了支配地位。这样,自然就把免疫的发生完全归因子异已抗原的刺激,把免疫看作是单纯地认识异已并排斥异已的反应,对于自己当然是不认识,不排斥的,因为认识自己的细胞均属“禁忌”之列。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47
-
被引次数
看了本文的还看了
- [1] 董建;张倩;陈广新;李克鹏 . 石墨烯/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合成橡胶工业 2013 . 第2期 . 111-114 .
- [2] 阴其玲;杨红霞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患者姑息照护需求状况[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 第22卷 第3期 . 63-64 .
- [3] 常海涛 .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 . 第18期 . 152-153 .
- [4] 吴玉梅;张玉梅;焦鹏;田华 . Akt抑制剂MK-2206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中国药房 2016 . 第1期 . 38-41 .
- [5] 张兰华;薛绍伟;李健;唐一源 . 一种局部多态公共接口平台集成模型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2 . 第1期 . 254-256 .
- [6] 郭征东;黄东辉;唐先格;韩静静;侯丽君 . 胰岛素性屈光不正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 第3期 . 240-242 .
- [7] 王士凯 . 氟伐他汀对慢性心衰大鼠血管内皮和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D]. 泰山医学院 . 2011 .
- [8] 赵英会;庄东明;于广福;张忠;景学安;于爱莲 .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生探讨[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 . 第2卷 第4期 . 11-13 .
- [9] 梁兵;靳鹏;王俊亭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评价[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 . 第5期 . 753-755 .
- [10] 刘秋月;王莉;齐永秀;李珂 . 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盐酸环丙沙星片的含量及其溶出度[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 第2期 . 124-126 .
- [11] 刘卫;王中师;张辉;张许;姜晓玲;高允生 . 口服钩藤总碱对高血压大鼠的肝毒性[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 . 第6期 . 883-884 .
相同作者文献
- [1] 赵斌华;荆永志 . 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2 . 第1期 . 1-7 .
- [2]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Ⅱ、IL—1的产生及效应[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4期 . 17-21 .
- [3] 赵斌华;荆永志 . B细胞激活机理解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1期 . 21-27 .
- [4] 赵斌华;荆永志 . Ia分子参与抗原提呈的机理新说[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8 . 第5期 . 237-240 .
- [5] 赵斌华;荆永志 . IgE结合因子[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6 . 第6期 . 304-308 .
- [6] 赵斌华;荆永志 . FC 受体的特性与功能[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2期 . 59-64 .
- [7] 赵斌华;荆永志 . 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2 . 第5期 . 225-232 .
- [8]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Ⅲ、IL—3对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的控制作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4期 . 22-27+21 .
- [9] 赵斌华;荆永志 . T淋巴细胞活化的分子机理[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8 . 第3期 . 113-117 .
- [10] 赵斌华;荆永志 . NK-IL-2-IFN系统与免疫调节[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3期 . 119-123 .
- [11] 赵斌华;荆永志 . 自我识别所诱发的免疫应答——自身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反应[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1期 . 1-5 .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赵斌华;荆永志 . 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2 . 第1期 . 1-7 .
- [2]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Ⅱ、IL—1的产生及效应[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4期 . 17-21 .
- [3] 赵斌华;荆永志 . B细胞激活机理解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1期 . 21-27 .
- [4] 赵斌华;荆永志 . FC 受体的特性与功能[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2期 . 59-64 .
- [5] 赵斌华;荆永志 . 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2 . 第5期 . 225-232 .
- [6]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Ⅲ、IL—3对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的控制作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4期 . 22-27+21 .
- [7] 赵斌华;荆永志 . NK-IL-2-IFN系统与免疫调节[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3期 . 119-123 .
- [8] 赵斌华;荆永志 . 自我识别所诱发的免疫应答——自身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反应[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1期 . 1-5 .
- [9] 赵斌华;荆永志 . Fc受体的特性与功能[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85 . 第2期 . 62-66 .
- [10]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IL)研究进展 Ⅰ、lL—2在T细胞激活过程的作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3期 . 84-92 .
- [11] 赵斌华;荆永志 . B细胞激活机理解析[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4期 . 169-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