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 山东医学院
- 刊名
- 国际免疫学杂志
- 年份
- 1982
- 卷号
- 第5期
- 页码
- 225-232
- ISSN
- 1673-4394
- 分类号
- R3
- 摘要
- 遗传如何控制免疫,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近十年来,随着免疫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对于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MHS)调控免疫反应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三位免疫遗传学家,Snell、Dausset和Benacerraf,为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54
-
被引次数
超星被引:4;
-
收录
CA
看了本文的还看了
- [1] 阴其玲;杨红霞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患者姑息照护需求状况[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 第22卷 第3期 . 63-64 .
- [2] 潘峰;孙黎曼;王雪芹;蔡农;郭振芳 . 终生体育视野下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状况分析——以山东省部分医学院校为例[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 . 第12期 . 60-61 .
- [3] 李群伟;索朗次登;边巴次仁;李宝华;次仁;格桑达瓦 . 跖骨短小症一家系二例[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5 . 第32卷 第1期 . 144-145 .
- [4] 吴玉梅;张玉梅;焦鹏;田华 . Akt抑制剂MK-2206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中国药房 2016 . 第1期 . 38-41 .
- [5] 郭征东;黄东辉;唐先格;韩静静;侯丽君 . 胰岛素性屈光不正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 第3期 . 240-242 .
- [6] 王士凯 . 氟伐他汀对慢性心衰大鼠血管内皮和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D]. 泰山医学院 . 2011 .
- [7] 王敏;董学广;王小丽 . 血清VEGF、TGF-β1及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 第24卷 第19期 . 41-45 .
- [8] 张恭孝;杨荣华;孟宪峰;汪海 . 一种管道反应器合成3-甲胺基-1,2-丙二醇的方法 [P]. CN104829466A . 2015.08.12 .
- [9] 丁静;葛海燕 . 基于FC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 . 第23期 . 38-40 .
- [10] 王海涛;杨明峰;孙保亮;曹晓岚 . 糖尿病并脑梗死大鼠模型的建立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 第11卷 第8期 . 971-972 .
- [11] 滕志香;张爱莲;兰迎春 . 个人因素对门诊患者满意度影响及影响途径的探讨[J] 中国卫生统计 2011 . 第28卷 第3期 . 283-285 .
相同作者文献
- [1] 赵斌华;荆永志 . 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2 . 第1期 . 1-7 .
- [2]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Ⅱ、IL—1的产生及效应[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4期 . 17-21 .
- [3] 赵斌华;荆永志 . B细胞激活机理解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1期 . 21-27 .
- [4] 赵斌华;荆永志 . Ia分子参与抗原提呈的机理新说[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8 . 第5期 . 237-240 .
- [5] 赵斌华;荆永志 . IgE结合因子[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6 . 第6期 . 304-308 .
- [6] 赵斌华;荆永志 . FC 受体的特性与功能[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2期 . 59-64 .
- [7]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Ⅲ、IL—3对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的控制作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4期 . 22-27+21 .
- [8] 赵斌华;荆永志 . T淋巴细胞活化的分子机理[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8 . 第3期 . 113-117 .
- [9] 赵斌华;荆永志 . NK-IL-2-IFN系统与免疫调节[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3期 . 119-123 .
- [10] 赵斌华;荆永志 . 自我识别所诱发的免疫应答——自身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反应[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1期 . 1-5 .
- [11] 赵斌华;荆永志 . C3b片段内各结合点的免疫学意义[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6 . 第5期 . 255-261 .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赵斌华;荆永志 . 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2 . 第1期 . 1-7 .
- [2]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Ⅱ、IL—1的产生及效应[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4期 . 17-21 .
- [3] 赵斌华;荆永志 . B细胞激活机理解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1期 . 21-27 .
- [4] 赵斌华;荆永志 . FC 受体的特性与功能[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2期 . 59-64 .
- [5]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Ⅲ、IL—3对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的控制作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4期 . 22-27+21 .
- [6] 赵斌华;荆永志 . NK-IL-2-IFN系统与免疫调节[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3期 . 119-123 .
- [7] 赵斌华;荆永志 . 自我识别所诱发的免疫应答——自身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反应[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1期 . 1-5 .
- [8] 赵斌华;荆永志 . Fc受体的特性与功能[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85 . 第2期 . 62-66 .
- [9] 赵斌华;荆永志 . 白细胞介素(IL)研究进展 Ⅰ、lL—2在T细胞激活过程的作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3 . 第3期 . 84-92 .
- [10] 赵斌华;荆永志 . 自我识别所诱发的免疫应答——自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反应[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5 . 第1期 . 28-35 .
- [11] 赵斌华;荆永志 . B细胞激活机理解析[J] 国际免疫学杂志 1985 . 第4期 . 169-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