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高级检索 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学术ID
椎体成形改进装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
范新成 张伟 朱海涛 赵伟 彭国庆 李锁兰 刘方 刘峰
作者单位
军委政治工作部原机关门诊部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
刊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
2017
卷号
第18期
页码
1685-1689
ISSN
1005-8478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 压缩骨折 力学分析
分类号
R687.3
摘要
[目的]应用椎体成形改进装置,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施行椎体成形术,与传统的经单侧及双侧椎弓根注射的椎体成形术相比较,评估椎体成形改进装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成年猪胸腰段五联椎体60具,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5具,A、B、C组均制备成中央椎体OVCFs模型,其中A组应用椎体成形改进装置行椎体中央成形术(AVP),B组行经单侧椎弓根椎体成形术(UVP),C组行经双侧椎弓根椎体成形术(BVP),D组为无骨质疏松组。术后CT观察骨水泥位置分布。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比较各组骨折椎体在充分复位和定量骨水泥强化后脊柱单元的极限抗压强度、刚度,并比较各类型手术操作所需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结果]A、B、C组骨水泥注射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行椎体成形术后,A组和C组在脊柱单元极限抗压强度S2与刚度R2恢复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骨水泥椎体中央分布率显著高于B组;A、B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C组,X线暴露时间方面,A、B组低于C组。[结论]椎体成形改进装置实施的椎体成形术能够将骨水泥填充在强化椎的中央区,显著提高脊柱单元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且在...更多
学科
【教育部学科】医学
文献类型
期刊
浏览量
34
列表公用js 卡片页统计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卡片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