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强化表观弥散系数值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研究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影像诊断科 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刊名
- 泰山医学院学报
- 年份
- 2011
- 卷号
- 第7期
- 页码
- 481-484
- ISSN
- 1004-7115
- 分类号
- R743.3
- 摘要
- 目的研究非强化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33例经MR证实的突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像。发病6~12小时及间隔4天分别行MR检查,然后在DWI上计算出梗死灶的大小。根据梗死灶的大小有无扩大,将患者分为两组:梗死灶扩大组(组I,n=22)与无扩大组(组II,n=11)。随后在两组患者的ADC图上分别取3个点:梗死灶中心、半暗带和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实质,将测得病灶大小及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病6~12小时与间隔4天,DWI上病灶大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半暗带ADC均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梗死灶中心及半暗带的非强化ADC值对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是有帮助的。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38
-
被引次数
超星被引:1;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张立涛;崔群生;刘志强;王昭华;孔庆奎 . MR增强扫描与钼钯检查对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2 . 第3期 . 193-195 .
- [2] 张立涛;崔群生;刘志强 . MR增强扫描与钼钯检查对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2 . 第33卷 第3期 . 193-195 .
- [3] 张立涛;崔群生;马振波 . 非强化表观弥散系数值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 . 第32卷 第7期 . 481-484 .
- [4] 王佳 . 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 高教学刊 2016 . 第23期 . 67-69 .
- [5] 江新泉;姚黎晖;齐东翠;牟依琳;孔祥民;高冉; . 止血带压迫时间对受者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1 . 第51卷 第30期 . 109-110 .
- [6] 徐希柱;王国华;董方;李冬 . 弱碱平台下啤酒废酵母加工工艺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4 . 第10期 . 91-93 .
- [7] 郑雨露;席然然;郭政;侯海峰;李群伟 . T-2毒素以及与DON联合作用对大鼠肝微粒体中CYP2E1含量及活性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 第38期 . 42-43 .
- [8] 邵一鸣;孙玉盼;宋静;杨树林 . 医患关系的媒体舆情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 第29卷 第5期 . 864-867 .
- [9] 张潇分;王宁;张倩;刘平;孙玉盼;杨树林 . 2013年泰山山泉水分布调查及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4 . 第12卷 第8期 . 33-35 .
- [10] 高佩安;袁宁;吴佗;江新泉 .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室检查[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 第35卷 第4期 . 334-336 .
- [11] 李玮;刘慧鑫;纪元;田海英;江娇;马玉红;田兆菊 . 不同浓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和不同抗凝时间对血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 第10卷 第1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