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浓度的动态观察
- 作者单位
-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微循环研究所
- 刊名
- 中国微循环
- 年份
- 1999
- 卷号
- 第3卷
- 期号
- 第3期
- 页码
- 165-168
- ISSN
- 1007-8568
- 分类号
- R743.33
- 摘要
-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后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动态变化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及比色法对 3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 6h内、 6h后、 24h、3d、5d、7d连续测定其血浆ET、NO浓度。结果脑梗死发病6h后至7d前血浆ET、NO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两者浓度均在发病6h后始增高(P<0 .05),24h达高峰(P<0.01),持续3d后始下降,7d后接近于正常(P>0.05),两者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其血浆ET、NO浓度明显高于无两病史者(P<0.05~0.01)、结论ET和NO是致脑梗死发展的重要因素,ET、NO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有效治疗脑梗死及选择治疗时机有指导意义。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24
-
被引次数
超星被引:6;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李汶霞;李清美;夏作理;王志新;房玉珍;张敬军 . 脑梗死患者昼夜血浆内皮素浓度变化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关系[J] 中国微循环 2000 . 第4卷 第2期 . 102-104 .
- [2] 孙保亮;夏作理;郑澄碧;李汶霞;房玉珍 . 内皮素-1与脑血管痉挛缺血性脑损害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 第18卷 第11期 . 677-679 .
- [3] 夏作理;孙保亮;闫振文;杨明峰;陈玉社 . 脑淋巴引流阻滞对大脑中动脉阻塞鼠缺血性脑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1 . 第2期 . 117-119 .
- [4] 孙保亮;夏作理;邱平明;杨明峰;房玉珍;高美常 . 蛛网膜下腔出血对大鼠脑血流量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0 . 第16卷 第2期 . 125-128 .
- [5] 张敬军;夏作理;房玉珍 . 亚低温对短暂脑缺血海马区cGMP的合成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 . 第16卷 第2期 . 167-169 .
- [6] 张敬军;陈青 . 脑室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对短暂性前脑缺血时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影响[J] 上海医学 2000 . 第23卷 第2期 . 94-95 .
- [7] 陈玉社;公丕欣;夏作理 . 脑淋巴引流研究进展[J] 微循环学杂志 2001 . 第11卷 第1期 . 40-54 .
- [8] 张敬军;夏作理;李天福 . 亚致死预缺血强度及保护性时窗的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0 . 第21卷 第4期 . 259-285 .
- [9] 孙保亮;夏作理;杨明峰 . 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微循环 2000 . 第1期 . 36-260 .
- [10] 张敬军;陈青;孙思琴 . 不同预缺血时间及间隔时间窗对CA1区椎体细胞的影响[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 . 第9卷 第1期 . 30-32 .
- [11] 夏作理;许长庆;张显忠;房玉珍 . 实验性淋巴滞留性脑病NO、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5 . 第16卷 第4期 . 291-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