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小腹痉挛征
- 作者
- 李华安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
- 刊名
- 泰山医学院学报
- 年份
- 1989
- 卷号
- 第10卷
- 期号
- 第4期
- 页码
- 292-297
- ISSN
- 1004-7115
- 分类号
- R658.3;R742
- 摘要
- 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湿邪,四肢及小腹发生挛急,甚至引起腓肠肌痉挛,就叫作小腿小腹痉挛征。腓肠肌痉挛,最早见载于《诸病源候论·霍乱转筋候》。其原因是“冷气入于筋脉故也”,“冷搏于筋,则筋为之转”。小腹挛急,最早见载于《金匮·血痹虚劳病》。“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少腹即小腹。但是,在外感病中,当风寒涅邪侵袭筋脉肌肉时,腓肠肌痉挛和小腹拘急,常常同时出现,而且小腹拘急或痉挛常常持续存在,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笔者将其联在一起,名之曰:小腿小腹痉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36
-
被引次数
看了本文的还看了
- [1] 刘欣菊;谷海英;刘欣梅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普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 第24期 . 6004-6006 .
- [2] 李松涛;刘林;孔青;战戈 . 汶香附的资源保护及种植方法[J] 现代园艺 2016 . 第15期 . 80-81 .
- [3] 赵辉;张爱萍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研究[J] 今日健康 2016 . 第15卷 第9期 .
- [4] 刘强 . 西安地区正常中老年人腰椎形态的X线片测量 [D]. 泰山医学院 . 2011 .
- [5] 赵英会;庄东明;于广福;张忠;景学安;于爱莲 .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生探讨[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 . 第2卷 第4期 . 11-13 .
- [6] 郭守东;冯蕾;张颖;崔英杰;秦树存 .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脂蛋白单糖组成差异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 . 第10期 . 1915-1920 .
- [7] 段富霞 . 中药药浴加抚触对30例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 . 第36卷 第9期 . 1045-1046 .
- [8] 刘庆鹏 . BMP加强型蚕丝人工韧带重建兔ACL的实验研究 [D]. 泰山医学院 . 2010 .
- [9] 李湘奇;王莹;党相国 .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P]. CN107184900A . 2017.09.22 .
- [10] 崔栋;张光玉;郭永新;宋莉 . 医学物理学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1 . 第2期 . 2578-2580 .
- [11] 许向锋;翟瑞山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 第21期 . 4887-4888 .
相同作者文献
- [1] 李华安 . 日本医家对通导散的研究与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9 . 第5期 . 46 .
- [2] 李华安 . 日本医家对通导致的研究与应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9 . 第33卷 第5期 . 46-46 .
- [3] 李华安 . 外感燥热异法方宜[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7 . 第4期 . 81-84 .
- [4] 李华安 . 《伤寒论》在日本的变化[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6 . 第3期 . 1-4 .
- [5] 李华安 . 寒热虚实100例:关于辨证客观化指标的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 1986 . 第3期 . 19 .
- [6] 李华安 . 中药的用量及其存在问题[J] 山东中医杂志 1989 . 第8卷 第2期 . 41-42 .
- [7] 李华安 . 《伤寒论》方剂配伍中的相反相成[J] 山东中医杂志 1988 . 第3期 . 2-4 .
- [8] 李华安 . 温病应分为燥热与湿热两类[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1 . 第15卷 第3期 . 42-44 .
- [9] 李华安 . 到底是阳常有余还是阳常不足[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6 . 第3期 . 63-63 .
- [10] 李华安 . 中医起源多元论[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1 . 第15卷 第5期 . 47-52 .
- [11] 李华安 . 黄连解毒汤的研究及应用[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 . 第19卷 第5期 . 312-313 .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秦庆云 . 丹枝逍遥散治疗眼疾[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9 . 第10卷 第C1期 . 241-244 .
- [2] 李华安 . 外感燥热异法方宜[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7 . 第4期 . 81-84 .
- [3] 李洪栋 . “肺与大肠相表里”与临床验治[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8 . 第4期 . 414-418 .
- [4] 李华安 . 《内外伤辨惑论》论的是外感虚证和实证[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8 . 第3期 . 301-305 .
- [5] 李华安;时元林 . 中药用量及其存在问题[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88 . 第2期 . 174-176 .
- [6] 李华安 . 中国医学源流导论(一)[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1 . 第12卷 第4期 . 406-409 .
- [7] 李华安 . 中国医学源流导论(二)[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2 . 第13卷 第1期 . 78-78 .
- [8] 秦庆云 . 谈谈张仲景的“五疸、十一法”[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2 . 第13卷 第4期 . 419-421 .
- [9] 李华安;时元林 . 西瓜皮提取物的成分及其药用价值[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0 . 第11卷 第1期 . 23-25 .
- [10] 徐信杰 .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方法探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 第7卷 第22期 .
- [11] 赵殿法;董万银;李华安 . 大柴胡汤的研究和应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7 . 第18卷 第2期 . 126-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