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与“幽月”:浅议宋词中的言“愁”意象
- 作者
- 陈宁宁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人文社科部
- 刊名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泰安)
- 年份
- 2004
- 卷号
- 第6卷
- 期号
- 第1期
- 页码
- 71-73,78
- 摘要
-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向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27
-
被引次数
相同作者文献
- [1] 陈宁宁 . 生命的图示:李煜词的符号学解读[J] 时代文学 2011 . 第19期 .
- [2] 陈宁宁 . 主体的消解与建构: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人生意绪[J] 时代文学 2011 . 第20期 .
- [3] 陈宁宁 . 生命的图示:李煜词的符号学解读[J]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 . 第10期 . 193-194 .
- [4] 陈宁宁 . 主体的消解与建构[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 . 第10期 . 185-186 .
- [5] 陈宁宁 . 生命之“和”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孔子“人学”思想再发现[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8 . 第15卷 第1期 . 4-5 .
- [6] 陈宁宁 . 在大学教育中实施“生态式美育”的研究[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5 . 第3期 . 90-91 .
- [7] 陈宁宁 . 唐诗宋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4 . 第2期 . 35-36 .
- [8] 陈宁宁 . “落红”与“幽月”——浅议宋词中的言“愁”意象[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 第6卷 第1期 . 71-73+78 .
- [9] 陈宁宁 . 适意与真情——对魏晋士人人格的再解读[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 第4卷 第4期 . 81-82+95 .
- [10] 陈宁宁 . 生命之“和”:孔子“人学”思想再评价[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 第2卷 第4期 . 65-67 .
- [11] 陈宁宁 . 生命之“和”:孔子“人学”思想再评价[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泰安) 2000 . 第2卷 第4期 . 65-67 .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郝彤彤 . “同形异源典故词”摭谈[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 第13卷 第1期 . 116-119 .
- [2] 王世涛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反思[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 第1期 . 11-15 .
- [3] 郝彤彤; . “三言二拍”梦境描写与情节构思浅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 第11卷 第1期 . 115-117,122 .
- [4] 伊焱 . 执政理念递进更新:党的整体执政能力持续提高的内在表现[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 . 第2期 . 34-35 .
- [5] 郝彤彤 . “三言二拍”梦境描写与人物塑造[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 . 第2期 . 6-7 .
- [6] 王世涛 . 江泽民理论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J] 船山学刊 2004 . 第3期 . 168-171 .
- [7] 王世涛;季开胜 .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逻辑发展探讨——从中西关系的视角看 : 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 [C].
- [8] 宋永刚 . 中日之间的环境保护合作[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4 . 第25卷 第5期 . 509-510 .
- [9] 曹红卫 . 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健设的辩证关系[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4 . 第25卷 第5期 . 514-516 .
- [10] 王海霞 . 评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2006 . 第8卷 第4期 .
- [11] 郝彤彤 . “同形异源典故词”摭谈[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泰安) 2011 . 第13卷 第1期 . 116-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