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高级检索 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学术ID
药物性肝损伤研究现状
作者
朱蓉蓉 谢治强 马瑞萍
作者单位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千佛山医院)肝病科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刊名
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2023
卷号
第21卷
期号
第10期
页码
535-539
ISSN
1672-4208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危险因素 机制 生物标志物
分类号
R575
摘要
随着药物应用的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是草药及膳食补充剂的滥用,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可以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中国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但是其发病机制复杂,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引起的临床表现各异,国内外对DILI仍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造成不能够及时诊断DILI。本综述主要对DILI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类、发病机制、常见药物及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DILI的相关特点,有助于对DILI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利用中国知网和PubMed中英文数据库,以“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机制”“生物标志物”,检索2017-01-01-2022-08-31相关文献。纳入标准: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剔除标准:年份较远的综述类文献;文章质量较差的文献。最终纳入42篇文献。结果表明,女性、老年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线粒体损伤、免疫反应、遗传多态性等机制引起肝损伤。引起DILI的常见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他汀类药物、草药及膳食补充剂等,临床应用中应注意肝功能的监测。目前DILI的生物标志物仍...更多
学科
【教育部学科】医学
文献类型
期刊
浏览量
18
列表公用js 卡片页统计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卡片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