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多糖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 作者单位
- 泰山医学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 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 刊名
- 食品科学
- 年份
- 2015
- 卷号
- 第11期
- 页码
- 187-190
- ISSN
- 1002-6630
- 分类号
- R285.5
- 摘要
- 目的:研究板栗多糖对小鼠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热水提取法制备板栗多糖,小鼠连续灌胃给药(板栗多糖50、100、200 mg/kg)10 d,剪尾法测定出血时间,玻片法检测凝血时间,在5%氯化铁(Fe Cl3)诱导的小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中,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记录血栓形成时间、血流变异性,而后称量血栓质量。结果:板栗多糖(100、200 mg/kg)可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栓形成时间,降低血流波动性。结论:板栗多糖具有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与其抗血小板和抗凝血有关。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学科
- 【教育部学科】医学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39
-
被引次数
超星被引:8;
-
收录
CSCD
核
CA
统计源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 [1] 姚树桐;杨娜娜;宋国华;桑慧;田华;张颖;秦树存 . 轻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诱导作用及其信号通路[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1 . 第19卷 第3期 . 242 .
- [2] 孙莎莎;吕航吉;文今福 . 心房钠尿肽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 . 第36卷 第1期 . 118-120 .
- [3] 吕航吉;周广海;孙莎莎;文今福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导血管病变的机制及干预[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 . 第38卷 第1期 . 112-116 .
- [4] 吕航吉;周广海;孙莎莎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导血管病变的机制及干预[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 . 第38卷 第1期 . 112-116 .
- [5] 张昭强;李金国;陈小娱;于杨;宋国华 . 基于网络环境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 . 第4期 . 67-68 .
- [6] 苗成;李金国;苗芳;焦鹏;田华;方永奇;秦树存;姚树桐 . 槲皮素对ox-LDL所致的小鼠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和过氧化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 . 第8期 . 1370-1374 .
- [7] 姚树桐;秦树存 . 内质网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防治中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 . 第2期 . 364-368,384 .
- [8] 李金国;郝奇;刘映雪;李鹏;邵夏炎;田华;方永奇;姚树桐 . 晚期糖基化白蛋白通过激活caspase-12途径诱导巨噬细胞凋亡[J] 生理学报 2016 . 第68卷 第6期 . 733-739 .
- [9] 渠航;于杨;秦树存;宋国华 . 异常修饰后高密度脂蛋白组分的改变对其功能的影响[J] 生理学报 2017 . 第69卷 第2期 . 225-234 .
- [10] 司艳红;陈晓凤;秦树存 . 线粒体功能障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5 . 第31卷 第9期 . 897-903 .
- [11] 姚树桐;秦树存 . 自噬与内质网应激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和防治中的作用[J] 生理学报 2017 . 第4期 . 515-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