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高级检索 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学术ID
HSV-2gD、HBsAg和IL18多表位基因疫苗的构建方法
作者
焦凤萍 郑绮菡 王玉 于爱莲 于广福
作者单位
泰山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刊名
免疫学杂志
年份
2012
卷号
第4期
页码
337-340
ISSN
1000-8861
关键词
多表位基因 IL-18 单纯疱疹病毒II型 HBsAg DNA疫苗
分类号
R392
摘要
目的 研究多表位串联重组核酸疫苗中IL18与HBsAg(S)抗原、P6(NP6)抗原在质粒中所处位置的差异对抗原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 分别将IL18连接在融合蛋白P6-S(NP6-S)的氨基端和羧基端,即构建4种质粒:pc-ILI8-P6-S、pc-IL18-NP6-S、pc-S-P6-IL18和pc-S-NP6-IL 18.采用DNAstar软件分析4种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CHO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P6(NP6)抗原的表达情况,以确定最佳的连接方式.结果 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可知IL18在融合蛋白的氨基端的抗原性高于在羧基端.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发现IL18位于融合蛋白羧基端的质粒表达的抗原性优于氨基端,即:质粒pc-S-P6-ILI8和pc-S-NP6-ILI8的S、P6(NP6)抗原的表达情况均优于质粒pc-IL1 8-P6-S和pc-IL18-NP6-S,故选用质粒pc-S-P6-IL18和pc-S-NP6-IL18作为优势质粒.结论 成功构建了4种质粒,并确定了优势质粒,此项技术将为新一代...更多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
【教育部学科】医学
文献类型
期刊
浏览量
62
列表公用js 卡片页统计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卡片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