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高级检索 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学术ID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基因治疗
作者
王广军 王爱萍 郑修启 杨曙光
作者单位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泰山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心血管内科
刊名
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卷号
第27卷
期号
第2期
页码
179-181
ISSN
1004-7115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靶细胞
分类号
R329;R450
摘要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概念干细胞是具有无限或较长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至少一种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早在186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beim在研究伤口愈合时首次提出骨髓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MSCs Mesenchymal Stem Cells);1987年Ffiendenstein发现骨髓中某种单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育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等,这些间质细胞都源于中胚层,因而将这种单核细胞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将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它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另一种非造血干细胞,可发育成骨、软骨、脂肪、肌肉和内皮细胞等细胞,无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属于多能成体干细胞。它在骨髓中以低密度存在,约10^4~10^5个单核细胞中存在一个BMSCs。
学科
【教育部学科】医学
文献类型
期刊
浏览量
13
列表公用js 卡片页统计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卡片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