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治疗成骨不全的疗效与争议
- 作者单位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骨科
- 刊名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年份
- 2021
- 卷号
- 第42卷
- 期号
- 第10期
- 页码
- 956-960
- ISSN
- 0253-3006
- 摘要
- 成骨不全是一种由间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引起的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表现为骨质脆弱、身材矮小、长骨畸形、骨痛、巩膜蓝染、关节松弛、听力障碍等。目前,双膦酸盐是治疗OI的首选药物。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结果表明,BPs能显著提高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密度,并改善椎体形态,但对其最佳给药途径、最佳治疗时机、最适剂量与最佳药物选择、最适治疗时长、药物与OI类型的最适匹配以及围手术期BPs的使用等问题尚存争议,长远期副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查阅近20年运用BPs治疗OI的相关文献,对其疗效、争议及副作用进行总结与综述。
- 文献类型
- 期刊
- 浏览量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