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高级检索 在检索结果中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学术ID
玻璃体切割术后IOL混浊病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作者
毛世兰 谢晋 刘廷 万磊 陈楠 代云海
作者单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 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
刊名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年份
2023
卷号
第1期
ISSN
1674-845X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混浊 玻璃体切割术 材料 钙化 闪辉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的病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07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发现的全部PPV术后出现IOL混浊的病例资料11例,选取其中2枚取出且保存良好的IOL进行体外光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以及能谱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年龄为23~76岁,发现IOL混浊与PPV间隔时间为24~180个月。11例患者中8例有视网膜光凝史,5例有眼内硅油/气体注入手术史,1例有青光眼手术史。11例患者中糖尿病6例,高血压5例。患者所用IOL类型及临床处置情况分别为:9例为亲水性丙烯酸酯,型号分别为860UV、Akreos Adapt AO和具有疏水涂层的亲水性L-312;另外2例为疏水性丙烯酸酯MA60MA。2枚混浊的IOL检测情况如下:第1枚是860UV型IOL,混浊部位主要集中于光学部前表面,光镜及扫描电镜下呈弥漫、凹凸不平蚯蚓状、地嵴状,襻部及周边未见明显沉积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混浊主要集中在前浅层,深度大约为IOL整体厚度的前6.9%;能谱分析显示,按元素组成比例高低排列为碳、氧、钙、磷、硅和镁元素。...更多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献类型
期刊
浏览量
17
列表公用js 卡片页统计
相同作者单位文献
专家学者_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机构知识库
卡片页统计